為了全面落實《2019年山西省安委辦安全生產宣傳教育“七進”活動工作要點》和,現將2019年我市安全生產宣傳教育進企業(yè)、進校園、進機關、進社區(qū)、進農村、進家庭、進公共場所(以下統(tǒng)稱“七進”活動)重點活動工作要點分解安排如下:
一、安全生產宣傳教育“進企業(yè)”
通過加強企業(yè)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工作,推動企業(yè)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提升安全生產管理水平,促進員工養(yǎng)成良好的安全行為習慣,有效預防和減少各類生產安全事故發(fā)生。
(一)開展“送教入企”活動。要堅持監(jiān)督與服務并舉,深入開展“安康杯”競賽、“青年安全生產示范崗”創(chuàng)建、“平安家庭”、“安全生產月”、《安全生產法》宣傳周、《職業(yè)病防治法》宣傳周以及其他安全生產宣傳教育活動。在“5·12”防災減災日、“6·16”安全生產宣傳咨詢日、“9·14”世界急救日、“11·8”消防宣傳日和“12·2”交通安全日等時期,組織專家、學者和業(yè)務骨干深入企業(yè)宣講安全形勢、解讀政策法規(guī)、傳授管理經驗、發(fā)放安全書籍、普及應急救護知識,為企業(yè)安全健康長足發(fā)展提供智力支持。
(二)開展反“三違”專項行動。據統(tǒng)計,80%以上的事故是由于員工的不安全行為造成的,因此企業(yè)要把堅決反對和制止違章指揮、違章作業(yè)和違反勞動紀律作為一項制度性、長期性的工作來抓。各企業(yè)在開展反“三違”專項行動中,要切實做到“八有”,即有方案、有組織、有措施、有活動、有考核、有獎懲、有臺帳、有曝光臺。負責安全生產監(jiān)管職責的部門在行政執(zhí)法中要把反“三違”活動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加強指導和監(jiān)督檢查。
(三)開展“人人都是安全員、事故隱患隨手拍”活動。各企業(yè)要教育員工關愛生命、關注安全,采取表揚獎勵、評先評優(yōu)等措施,激勵全體員工發(fā)揮主人翁精神,利用手機對事故隱患隨手拍,并上傳至企業(yè)安全信息平臺或報送有關負責人,為企業(yè)全面排查治理事故隱患提供幫助。
(四)開展懸掛“安全風險告知牌”活動。煤礦、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建筑施工、城鎮(zhèn)燃氣、民爆物品等高危行業(yè)企業(yè)以及公共場所、旅游景區(qū)、河流、特種設備、市政工程、油氣輸送管道高后果區(qū)、地質災害等行業(yè)領域都要在危險源、風險點張貼安全警示標志標識,特別是要懸掛“安全風險告知牌”,公告風險有害因素、防控和應急處置措施、救援電話和責任人等信息,相關責任單位和人員要認真履行安全風險告知義務。
二、安全生產宣傳教育“進校園”
百年大計,教育為先,安全工作必須堅持從娃娃抓起、從學生抓起、從學員抓起。各類學校和教育培訓機構要嚴格落實安全教育培訓大綱,普及安全常識,強化學生、學員安全意識、傳授安全技能、提升安全素質,并發(fā)揮其向社會的典型帶動和輻射傳播作用。
(五)開展“師生全覆蓋”應急疏散演練。各中小學校都要充分認識學校特點和我市地質災害構造,深刻吸取地震災害和火災事故等經驗教訓,在醒目位置張貼110報警、119火警、120急救、122交通事故等電話號碼。制定完善相關應急預案,每學期至少組織一次地震或火災、防踩踏疏散等應急逃生演練,切實提高師生的自救互救能力。
(六)開展現場救護“五項技能”比武竟賽活動。各類學校和教育培訓機構應加強與紅十字會的溝通協調,開設應急救護知識和技能專題培訓課程,向學生傳授心肺復蘇、止血、包扎、固定和搬運五項現場救護基本技術,組織學生開展技能比武竟賽活動,激勵大家擔負起社會救助的應有責任。
(七)開展“特種作業(yè)人員持證上崗”培訓考核進校園活動。將安全生產和應急救援等內容納入到各類職業(yè)教育中,鼓勵職業(yè)高中組織在校學生參加特種作業(yè)人員操作資格認定,經考核合格后取得《特種作業(yè)操作證》,提升在校學生安全意識、操作技能。
(八)開展“小手拉大手、安全進萬家”活動。采用黑板報、廣播站、校報校刊、發(fā)放宣傳單、播放宣傳視頻、觀看事故警示片、走進紅十字關愛生命體驗教室、安全主題夏令營等形式,向學生講授用電、用氣、用火和出行等安全知識,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同時組織學生開展“給家長講一堂課”“向父母建一次言”“家庭成員不安全行為連連看”“小小交通協管員”等活動,向家庭成員傳播安全知識,達到“教育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共建一個社會,營造平安幸福大家園”的目的。
三、安全生產宣傳教育“進機關”
黨政機關領導千部要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和應急管理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地方黨政領導干部安全生產責任制規(guī)定》,切實增強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責任感、緊迫感,帶領全體人員履行安全生產工作“一崗雙責”,為我市經濟社會發(fā)展營造安全穩(wěn)定的環(huán)境。
(九)組織專題學習培訓。將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應急管理、防災減災救災和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重要指示精神納入到各級、各部門黨委(黨組)中心組學習內容,及時組織學習宣貫。將安全生產和應急管理納入單位宣傳教育和日常培訓的重要內容,邀請專家、學者對本單位工作人員開展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和紅十字應急救護等專題講座。負有安全生產監(jiān)管職責的部門至少組織一次本系統(tǒng)執(zhí)法人員脫產培訓、集中輪訓,提高監(jiān)管執(zhí)法人員業(yè)務能力素質。
(十)利用新媒體開展安全知識宣傳教育。依托機關主管主辦的政府網站和“兩微一端”等新媒體,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等方式及時宣傳安全生產理念、方針政策、法律法規(guī)、工作舉措、安全常識等內容。
(十ー)開展辦公樓應急疏散演練。暢通辦公場所應急疏散通道,完善安全標志標識,組織單位職工開展一次地震、火災逃生演練,提升應對突發(fā)災害的能力。
(十二)建立應急隊伍。各鄉(xiāng)鎮(zhèn)、街辦和部門要組建專(兼)職應急隊伍,組織隊員開展應急演練和救護技能訓練,配備含自救互救類、照明類、防護類、生活類、急救類等物品的防災救災應急包和使用手冊,并做好應急隊員和機關干部使用應急包的培訓。
四、安全生產宣傳教育“進社區(qū)”
強化社區(qū)安全生產宣傳教育,進一步增強轄區(qū)單位和社區(qū)居民的安全防范意識,努力營造一個安全、穩(wěn)定的社區(qū)環(huán)境。
(十三)開展宣傳活動。在社區(qū)顯著位置設置一定數量的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固定標語。在“5?12”防災減災日、“6?16”安全生產宣傳咨詢日、“11?9”消防宣傳日、“12·2”交通安全日,在轄區(qū)單位、住宅小區(qū)大門口懸掛安全條幅標語,發(fā)動社區(qū)群眾組織開展志愿宣傳活動,向公眾發(fā)放安全出行、用電用氣、裝修裝飾、消防安全、逃生避險、安全生產等方面的宣傳資料。推動社區(qū)消防宣傳大使評選工作,發(fā)揮示范引領宣傳作用,開展高頻次的宣傳教育活動。
(十四)建設安全文化長廊。在人員較為密集的場所或街道,至少建設一處安全文化長廊,張貼有關安全生產內容的漫畫、展板、宣傳掛圖等,利用社區(qū)樓宇電視、戶外顯示屏等媒體,播放安全常識和安全提示內容。
五、安全生產宣傳教育“進農村”
強化農村安全生產宣傳教育,進一步提升廣大農民的安全意識和素質,為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提供有力的安全生產支撐和保障。
(十五)村干部上講臺。從村“兩委”成員中安排選派人員上講臺,為村民講授安全知識,播放事故警示教育片,提升群眾安全意識和技能。
(十六)開設“安全廣播站”。結合清明節(jié)掃墓、冬春防火、汛期防洪、農機作業(yè)、冬季供暖等重要節(jié)點,利用鄉(xiāng)村廣播,宣講有關法律法規(guī)、安全知識,提高群眾安全生產、生活防范意識。
(十七)配齊配強村級森林防火員。在進入山區(qū)、自然風景區(qū)等路口要設置消防站、配備防火員,發(fā)放宣傳資料、檢査收繳火種;在森林山頭設立觀察崗哨,及時發(fā)現并報告火災隱患苗頭。
六、安全生產宣傳教育“進家庭”
推進家庭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將安全意識入戶入心入腦著力提升居民在安全問題上的辨別能力、免疫能力、防范能力,以家庭為單位提升安全意識。
(十八)“安全警示牌”入戶進家。以各轄區(qū)為單位,在住宅樓門ロ、住戶樓道或居家設施設備處等明顯位置,張貼用火用電、用氣等制式安全警示牌,內容要包括危險有害因素、防范措施、處置方法和救援報警電話等內容。
(十九)配置家庭消防救援器材。在小區(qū)各樓層配置滅火器、安全繩等消防器材,提醒廣大居民清理家庭易燃易爆物品,清除樓道雜物,暢通消防通道,并定期組織居民開展火災逃生演練。
(二十)組織編寫和發(fā)放《家庭安全ロ袋書》。組織編寫圖文并茂的交通、電梯、用電、用氣、防火、防雷擊、防溺水和自救互救技能、滅火器的使用、安全色的辨識等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家庭安全口袋書,并發(fā)放到戶。
七、安全生產宣傳教育“進公共場所”
加強公共場所安全宣傳教育,提升社會公眾安全防范意識、應急避險和自救互救能力,預防和減少公共安全事故及群死群傷事故發(fā)生。
(二十一)強化應急避難場所宣傳功能。在所有應急避難場所設置明顯的功能標志,增設安全宣傳標語,設置電子顯示屏或安全應急宣傳專欄,向社會公眾宣傳應急避險知識。設置應急避難場所示意圖,展示棚宿區(qū)、飲用水、水井、供電、物資供應、醫(yī)療救護、拉圾存放、污水排放、監(jiān)控、通信等應急避難場所、設施的具體位置與使用方法,使周邊群眾熟知避難場所和設施
(二十二)公眾聚集場所播放安全公益廣告。火車站、汽車站、景區(qū)、商業(yè)街、商場、市場、影院、KTV等人員密集場所每天都要滾動播放安全公益廣告,普及消防、交通、應急逃生等安全知識,促進提高社會公眾應急避險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十三)建立安全模擬體驗館。要利用圖書館、應急救援基地等場所或企業(yè)、廠礦閑置房屋,逐步建立一個綜合安全模擬體驗館,讓人民群眾能夠直觀體驗地震、火災、高處墜落、交通事故等災害帶來的切身感受,強化人民群眾防災減災救災的主動意識。
(二十四)布放一批“自動體外除顫儀”。人員密集場所的負責單位要投放一批“自動體外除顫儀(AED)”,對公共場所工作人員開展心肺復蘇(CPR)及自動體外除顫儀(AED)相關培訓。
(二十五)開展“百萬人員受教育”活動。在“安全生產月”期間,由省政府安委辦集中供稿和設計,全省將在統(tǒng)一時間、集中開展“事故警示教育和安全生產成就展”,省、市、縣分別布展,并設置模擬體驗區(qū)、現場救護技能教學區(qū)等,組織機關、企業(yè)、學校、社區(qū)和社會各界群眾觀摩,接受生產安全事故警示教育,學習安全生產和應急救援知識。
八、相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鄉(xiāng)鎮(zhèn)、街辦和部門要提高認識,加強對活動的組織領導和協調,與年度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實、同考核。各牽頭單位要確定專人負責,制定具體落實方案,明確任務、時限、效果、經費物資保障:配合部門要積極參與,為“七進”活動扎實有效開展提供有力保證;具體實施部門要抓好落實,確保各項措施到位。
(二)結合自身特點。各鄉(xiāng)鎮(zhèn)、街辦和部門要將“七進”活動與本單位工作重點和工作特點相結合,對安全監(jiān)管總體工作產生推動作用、促進作用,真正做到造福于民、服務于民。市安委會要在政府網站和微信公眾號開設“七進”活動專欄,提供安全方面的知識,協調指導各鄉(xiāng)鎮(zhèn)、街辦和相關部門開展活動,切實將活動輻射到每個企業(yè)、校園、機關、社區(qū)、農村、家庭、公共場所,確保活動不留死角、不留盲區(qū)、不留空白。
(三)加強督促檢查。各鄉(xiāng)鎮(zhèn)、街辦和部門要加強對“七進”活動的督促檢査,及時總結推廣活動中的好做法、好經驗,豐富活動內涵,把活動推向深入。各鄉(xiāng)鎮(zhèn)、街辦和部門單位要分別于7月5日和12月20日將各自“七進”活動開展情況報送市安委辦。市安委會將在安全生產月期間對各鄉(xiāng)鎮(zhèn)、街辦和部門開展“七進”活動工作情況進行督查,宣揚一批先進典型,曝光一批慢作為、不作為的單位和個人,并將其作為重要內容納入到安全生產目標責任考核中。
聯系方式: 電話:0351-5175124 郵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山西省古交市東曲街道辦事處馬家灘村
版權所有:古交市千峰精煤有限公司官網 晉ICP備2021003034號-1